金融>正文

农业风险减量服务持续加力 保险业助力防汛减损

发布时间:2023-07-03 21:26:31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王笑


(资料图)

“上了保险就是好,不光在关键时期有赔付,汛期来临时还帮忙抢收夏粮。眼下正值夏收夏种,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广东省的农户王大爷说。

作为经济社会的“减震器”,保险业在防汛减损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每年的汛期也是早稻即将进入收获的关键期,为了避免“龙舟水”等大范围强降水给夏粮造成损失,近日,各保险机构纷纷对2023年汛期农村地区防灾防损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通过科技手段,加快发展农业风险减量服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防灾减损让农民种上“放心田”

自6月进入主汛期以来,广东、湖北、上海、江西、贵州等多地出现持续强降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部分农田被淹、麦田倒伏,农户们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为做好汛期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国太保产险广东茂名中支农险团队前往高州市荷塘镇组织开展“无人机森林防虫灭虫飞防作业”,出动农用植保机70余架次,惠及面积1900余亩,并针对汛期常见的焦枯病、青枯病等,为林农提供防治方法。

据了解,为了让农民种上“放心田”,在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实现由“保基础”向“保成本、保收入”转型升级的基础上,中国太保利用“e农险”App快速查勘定损,简化理赔流程,面向受灾严重农户开辟绿色通道,通过“保险+服务”减轻农户在汛期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中遭受的损失。

以科技赋能农业保险,提高保险机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每年此时,东莞早稻即将迎来收割季,而病虫害的防治直接影响着早稻产量。记者了解到,6月28日,在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东莞市银保监分局和东莞市保险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东莞农业保险防灾减损服务中心暨水稻生产防灾中心正式挂牌,这标志着东莞首个专门针对农业保险防灾减损和服务创新的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前段时间,东莞望牛墩镇一农户600亩早稻遭遇卷叶虫侵害,通过无人机杀虫,高效地解决了卷叶虫的危害。东莞市小蜜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管王彪表示,卷叶虫从出现到爆发只需两三天时间,水稻出现白叶、卷叶等情况,会导致水稻减产或绝收。通过无人机杀虫,600亩早稻只需6个多小时就能完成杀虫;而人工杀虫,三个人同时作业,需要10多天的时间。“中心的成立,有利于减少水稻灾害损失,护航粮食安全,促进农户增收。”王彪说。

据悉,该中心由东莞人保财险与东莞市小蜜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建,中心将对水稻等农产品做好灾前预防、灾中救治和灾后理赔等工作,利用高新技术优先为农户提供种植服务、防灾减灾、农机服务等综合服务;同时,通过建立农业生产数据库、开展技术交流等方式,拓展农业保险及农业生产技术服务领域,提高农业生产服务水平。

加快创新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农业保险产品真的是保到咱老百姓的心坎儿里。”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香隅镇老虎岗村的水稻种植大户李国庆在办理投保手续时高兴地说。6月份的东至县进入了高温潮湿的梅雨期,雨量大、湿度大、日照时数少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而持续性的降雨更容易引发洪涝等自然灾害,让广大水稻种植户忧心忡忡。

李国庆种植的1230余亩水稻田紧邻长江,多年来受梅雨期强降水影响造成的洪涝灾害让他心有余悸。在得知李国庆的现实需求后,国元保险营销人员推荐给他一款商业性水稻种植暴雨巨灾指数保险产品,在一定时间内,只要降水量达到合同约定的数值,就能按照规定进行赔偿。据了解,该产品可为李国庆的1230余亩水稻田提供49.24万元的风险保障。

为减少因灾减产损失,维护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从最初的水稻种植基础保险到创新开展商业性水稻育秧、育秧大棚、水稻完全成本及水稻种植暴雨巨灾指数等保险产品,保险机构努力构建多层次、全流程的农险风险保障体系,为全面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5月底,河南小麦在“三夏”收获期遭遇罕见“连阴雨”,大量小麦倒伏、发霉、发芽。灾情发生后,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农户的受灾损失,提高农户复耕复产效率,中国人寿财险河南省分公司及时排查各地区小麦受灾情况。对于能确定损失面积和损失程度的,应赔尽赔快赔;对于当时不能确定损失面积和损失程度的,在最短时间内出具赔付意见,并及时推进预赔付工作。

防灾减损是保险服务“三农”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未来,保险业将持续开展防灾减损等风险减量服务,一方面,通过提供风险评估、查勘、预警、救援、培训等服务,更好地发挥保险功能;另一方面,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红外探测等高新技术,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农险风险减量服务高质量发展。

基金播报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基金播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基金播报,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基金播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基金播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合作 |  我要投稿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联系邮箱:396 029 142@qq.com

版权所有 基金播报

网站所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为传播更多的信息。